既然某痴漢A 這樣問了,我就干脆寫個文章來說說吧。
最主要就係自帶控制台,可以做很好的設定,很多麻煩的事幾乎靠它就一次全解完瞭。
##ReadMore##
一開始進來時要先做 media 設定(相當於就是Ubuntu 的 repo ),等下細說。
硬體的,看到沒有,直接做 3D effect 設定和顯卡選擇就好了,這裡要特別提的,就是對像 A 牌顯卡的使用者,compiz fusion 還很貼心地幫你分成「天生支持」和「xgl」,以往設定 xgl 可能要設到天昏地暗,還要擔心往後的兼容問題,更要吊心修改 xorg.conf 把系統搗爛的風險,現在總是可以說掰了(雖然最後我還是選了完全不開特效,since xgl 太吃 CPU)
網路設定頁,可以快速建立起來,而無線網卡的設定也已經很快很直覺,在網路系統圖示上點開找到無線網路的,按下設定就會要鬼軔體檔,給他(甚至可以自動幫你到 windows partition 翻!,雖然我沒用過)就可以完成。
OS 本身的小設定,一開始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匯入字型(還有到台灣的 media 安裝中文字型)和更新後進行區域設定,只是這裡留下了個爛問題,需要再做進一步修正。
磁碟分割設定,mandriva 自家的 UI 雅已經放在這裡了,設定起來當然嘛快速簡潔。
最後是開機的設定,grub 調教也可以直接從這裡做,不同像以前 ubuntu 一樣從 ugly 文字介面修改了。還可以在這裡替換開機 loading 畫面,只能說爽 ar。
除了控制台外,就是先天就對顯卡支持良好,一裝機完無需設定就已經裝好驅動瞭,遠省去設定的麻煩。然後美工良好,開機 grub 選單也是圖形介面外,切屏時少有像 Ubuntu 一樣屏幕會花掉的現象。
體來源的話有台灣的官源,一樣分( main, contrib, non-free ),每個還細分為 ( offical, updates, testing, backports );也有類似 medibuntu 專放官方不能放的 plf-free, plf-nonfree 源在對岸,速度可以到幾百 k, 雖無台灣可以上 6Mib/s 爽。
架構上的先天差異最大在於 rpm/deb 的分別,還有預設使用 bash 非 sh。在系統概念上,Mandriva 有真正的 root 使用者,你也要為它設密碼;預設沒有 sudo ,要成為 root 就下指令
$ su其實這些才是比較像一般 linux 發行版的行為。
音效使用 oss 非 alsa 、totem 先天 xine backend,其他的…更是大同小異,你有的我有,我有的你也有,要調你也可以調,就是這樣無趣。
麻煩在於一開始做時不曉得要如何下手吧,摸瞭老半天才知道要去加哪個源,加哪些源。而一等到有軟體來源後,要裝什麼就憑著過往的印象去裡面找到勾出來就是,而其中plf 的來源中有很多重要的東西像 unrar, w32codecs(Mandriva 叫win32-codecs) 會放在裡面。
然後不得不唸一下的就是它的套件管理程式,套件名稱命名和 Ubuntu 不盡相同,讓我在找的時候花了點時間;沒有像 Ubuntu 的「新增/移除」的介面,只有套件管理,在找要安裝的東西格外地費時;還有,當你因為要滿足套件 A 依賴而裝了套件 B 時,以後如果你刪了 A 而 B 已經不再使用,這套件管理器沒有辦法幫你清除。
還有 dependency 有時標記不夠完善,像是灌 VB最新版(非官方源裡的1.5.2)時,會需要用到 kernel 的源碼來comple VB kernel,卻沒有在安裝時就提示-可能是因為Mandriva 裡習慣是不提供這個,而直接給kernel 的吧,證據就是官源裡一大堆 kernel list,而Ubuntu 只有一個 generic 就沒了……。
提到 kernel 就再說一下,本人預裝完後的 linux kernel 是 desktop586 ,最多只能支援到 1G 的 ram,而實際上能偵測得到更只有 800 多,直到後來本人換了 linux laptop kernel,就可偵到完整 ram 啦。
然而比這個更上一層樓G8的就係XIM和LC_CTYPE 的問題了,足花瞭帥哥半的天時才確認問題所在,這兩個係同一個問題造成的。它所帶來的災禍,範圍之大,影響之深,使我不得不要開另一文章來婊之,故在此先行打住。
事至如此,大部份的差別算是交待地差不多了:Mandriva 的桌面環境絕對是比 Ubuntu 優秀,不過軟體的更新速度就差了一截;硬體處理、系統管理也是 Mandriva 好,本身選的系統架構也因為 distro 的理念和 Ubuntu 不同而可以直接把顯卡驅動放進來,雖然說 Ubuntu 現下也只差一個勾勾而已……。
以上,大概就是這兩個的差別吧,有差很多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